见证二十年“蝶变”!工业设计的东莞记忆20周年回顾展在莞举行
11月28日,工业设计的东莞记忆 20周年回顾展在东莞图书馆举行,本次展览由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组委会主办,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以及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共同承办。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面展示了工业设计在过去20年间在莞邑大地结出的累累硕果。
东莞市工信局四级调研员黎玲东 ,东莞日报社党委委员、副社长孙江峰 ,东莞图书馆副馆长莫启仪,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院长曾燕强,东莞得利钟表有限公司代表肖国林以及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师生约百人参加本次回顾展,共同见证东莞工业设计二十载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时刻。
二十载砥砺前行东莞杯佳作频出显匠心黎玲东在回顾展中指出,作为全国首个以城市命名的大型国际工业设计竞赛活动,“东莞杯” 已走过 20 年历程。此次 20 周年回顾展,正是对工业设计在东莞蓬勃发展的生动见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东莞将以此次工业设计的东莞记忆20周年回顾展为全新契机,持续优化完善政策体系,加大工业设计领域投入力度,以设计创新为引领,深度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确保东莞始终走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前列。
展开剩余84%回顾展上,备受市民关注的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揭晓。产品组金奖 vivo X200 Pro、概念组金奖 String∞以及25件概念组创新奖、25件产品组创新奖、优秀奖作品一一亮相。
概念组金奖 String∞,以其多形态电子乐器的独特设计脱颖而出,它从创新性、环保性、实用性、经济学、美学性五个方面出发,力求满足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弓弦乐器的演奏,融合世界民族音乐。
vivo X200 Pro 手机则从水滴涟漪意境中汲取灵感,巧妙融合中国建筑美学、东方美玉质感与现代专业镜头精密感,于细节之处尽显独特东方美学韵味,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美学的融合。
东莞作为制造业名城,长期坚守 “科技创新 + 先进制造” 的城市特色,工业设计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角色。近年来,东莞在工业设计领域成绩斐然。2022 年,东莞获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特色类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成为广东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地级市。近三年,其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数量在全省地级市中位居榜首,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数量较2021年增长超3倍,彰显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与创新活力。
签约仪式启新程
莞企携手助推产业新跨越
为了进一步激发参赛者的创造力和热情,多措并举推动奖项成果转化落地,促进创新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孵化出更多代表“东莞设计、东莞制造、东莞人文”的优秀作品,本次活动还举办了产业对接发布会,通过围绕工业设计与东莞特色产业、战略性产业集群的融合发展全面展开,积极打造“设计东莞”品牌,推动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上,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与东莞得利钟表有限公司举行了签约仪式。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创新理念、专业优势与丰富资源,携手探索工业设计新领域,为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是由广东省东莞市人民政府和广东工业大学投资共建,实行企业化运作管理的工业设计创新服务机构和产学研平台。作为广东省科技服务业的标兵,设计院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工业设计十佳企业等称号,突出的业绩得到企业和社会各界认可与好评。曾燕强指出,本次签约将共同提升双方在工业设计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引领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为瑞士品牌提供整表“瑞士制造”的中国企业,东莞得利钟表有限公司,位于东莞市凤岗镇,手表年产量达360多万只,高端表壳产量达50多万只,在东莞拥有厂房面积达18500平方米的制造工厂。肖国林表示未来将以工业设计赋能品牌设计,打造全体系、全要素企业生态,引领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走好高质量发展的“最后一公里”路。
自今年赛事启动以来,主办方积极作为,深入龙头企业宣讲,挖掘优质作品参赛。足迹踏遍东莞地区,精准了解企业需求,加强沟通协作,广泛收集市场反馈与趋势信息,深入了解工业设计师人才队伍状况,全力提升设计服务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大力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
一组数据有力地证明了 “东莞杯” 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大赛 20 年间累计收到7000多家国内企业、80000余名国内外设计师、80000余件国内作品报名,还有来自韩国、日本、荷兰、德国、美国、瑞典、芬兰、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15个国家的近万件国外参赛设计师作品。
未来设计师的摇篮
助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在东莞图书馆一楼展厅,一组工业设计 “图片秀” 吸引本次参会嘉宾及众多市民驻足观赏。这些图片生动记录了东莞工业设计20年来的发展脉络与精彩瞬间,无声诉说着这座城市在工业设计领域的执着探索与不凡成就。
其中的“草木有灵 药石之用”中草药IP形象设计荣获概念组创新奖。这款获奖作品由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自主创作完成,其灵感源自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展现了年轻一代设计师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独特理解和创新能力。
据该校工业设计指导教师介绍,学生们成长于成长于盲盒盛行的时代,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与热情,因此在创作过程中能够保持高度的积极性和兴趣度,最终呈现出既富有生命力又不失实用性的设计作品。
作为本土唯一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东莞杯”这一重要赛事,并将其视为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平台之一。“我们希望通过参与这样的高水平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广阔的行业视野。”该院工业设计指导老师如是说。她还强调了学校与地方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的重要性:“东莞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发展环境,而我们也致力于为这座城市输送更多优秀的设计人才,共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面对即将成为主流消费群体的‘10后’们,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结合美学价值与商业逻辑,创造出既能触动人心又能实现经济效益的好产品。”广东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产教融合办公室主任李贺带领大四学生参观完本次展览后深有感触地表示。当今市场已步入 “10 后” 消费时代,消费者需求不再局限于衣食住行等基础功能性设计,而是迈向更高层次的情感与精神共鸣,追求能带来情绪价值的设计作品。为此,她建议充分利用像“东莞杯”这样的优质平台促进校企合作,加速理论知识向实际应用转化的过程,从而达到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
“东莞杯”不仅为无数才华横溢的设计师提供了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更是成为了培育新一代设计精英的重要摇篮。它见证了无数优秀设计方案从构想到落地实施的全过程,推动工业设计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为东莞乃至全国的设计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走向全球的东莞制造,走入东莞的全球设计。回顾过去二十年,东莞杯是工业设计领域的风向标,更见证了东莞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世界工厂”转向以新质生产力驱动的“世界制造业名城”的变迁。展望未来,东莞将以设计赋能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入新型工业化浪潮,为实现制造强国梦贡献一份东莞力量。
发布于:广东省-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